干眼症患者必看—干眼症诊断和治疗
《干眼症患者必看—干眼症诊断和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眼症患者必看—干眼症诊断和治疗(67页珍藏版)》请在读根文库上搜索。
1、干眼的诊断和治疗 北京同仁眼科 2 干眼的定义 称谓 干眼、干眼症、干眼病、干燥性角膜结膜炎和“泪液功 能障碍综合征”( dysfunctional tear syndrome)等 NEI (1995) 由于泪液缺乏或蒸发过强导致泪膜不稳定和睑裂部眼表损害, 伴随眼部各种不适症状 International Dry Eye WorkShop (2005) 多种因素所致的一种泪液和眼表疾病,包括眼表不适症状、视 力变化和泪膜不稳定并具有潜在眼表损害,伴随泪液渗透压升 高和眼表炎症 Behrens A, et al. Dysfunctional tear syndrome: a Delphi ap
2、proach to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Cornea. 2006; 25: 900 907. Dogru M, et al. Changing Trends in the Definition and Diagnosis of Dry Eyes. Am J Ophthalmol, 2005, 104: e1-e4. 干眼涉及泪腺支配神经、泪腺 /副泪腺、眼表上皮细胞 和泪道系统 多病因疾病 独立疾病?其它眼表疾病的伴发症状 原因 年龄、糖皮质激素 /药物应用、感染免疫、营 养缺乏、外伤或手术、神经营养等 干眼的危害 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一般不致失明 3 4 泪液
3、产生 基础泪腺 黏液腺 杯状细胞; Henle腺; Manz腺 神经、细胞因子、维生素 A参与调节粘液分泌 浆液腺 Kruse腺; Wolfring腺 副交感神经、性激素、多肽如 VIP、 a-MSH、 ACTH等调节 脂质腺 睑板腺; Moll 腺; Zeis腺 交感、副交感和感觉神经、 ACh, VIP 和神经多肽 Y 反射泪腺:眶睑部泪腺 5 粘蛋白层生理作用 构成 由粘蛋白和无机盐组成 眼表粘蛋白亚型 作用 角膜上皮具有疏水亲脂的特性 粘蛋白具有亲水核亲脂两个部分,当其亲脂部位被角膜上皮细 胞吸附后,可保护上皮细胞的微绒毛,同时提供新的亲水表面 包裹角膜表面的异物颗粒使易被排除 降低泪
4、液的表面张力,使之分布均匀 6 泪膜 (水液层 )生理功能 构成 水、电解质、多肽、维生素微量元素、乳铁蛋白、溶菌酶、 免疫球蛋白、 EGF、 TGF-、 bFGF 和激素含无机盐、 具抗菌 和免疫作用 机械性冲洗清洁作用 作用 润湿眼表,维持角膜透明性 润滑睑球结膜界面,利于睑球运动 构成光滑的光学界面 营养角结膜上皮细胞层,供应氧和葡萄糖 7 泪膜 (脂质层 )生理功能 构成 相对厚的外层,由非极性脂质如蜡酯、甾醇酯、碳氢化合物、 甘油三酯构成 薄的极性内层,主要由磷脂组成 作用 极性脂质在亲水的水粘蛋白层和 疏水抗蒸发非极性脂质层间构成 一个有效表面活性剂层, 防止泪液过度蒸发 极性脂质
5、层结构缺陷,造成非极性脂质层漏和蒸发性干眼 8 干眼分类 脂质不足型 水液不足型 混合型 特殊型 角膜接触镜 角膜知觉降低、反射泪液减少、瞬目减少导 致蒸发提高等 维生素 A缺乏 杯状细胞发育障碍和泪腺损害 Sjgren综合征 主要是一种水液缺乏,但是 meibomian腺 损害导致蒸发过强也是一种因素 9 水液性泪液不足( ATD) 伴有 Sjogren综合征( SS) ATD Shirmer / 均为低分泌或无分泌 染色( +),重度上皮鳞状化生 非 SS ATD Shirmer 低分泌或无分泌 Shirmer 部分保留 染色( ),轻度上皮鳞状化生 10 脂质性泪液不足( LTD) 特点
6、 泪膜破裂时间短 泪液蒸发速率高(约 0.43ml/分,正常 0.14ml/分) 泪液渗透压高 泪液清除迟缓( DTC) 11 干眼的诊断 病史 引致角膜缘干细胞缺失眼疾、外伤、手术、接触镜、 放疗及严重感染 用药史 长期服用全身药物如抗高血压、抗抑郁药物等 长期应用各种滴眼液 药物过敏史 工作性质、环境( 大楼空调、电脑 ) 全身状况、自身免疫性疾病 12 干眼的诊断 症状 干涩、刺疼、磨砂样感 异物感 疼痛感 痒感 眨眼频率增加 畏光 视物模糊,可以随眨眼暂时性明亮 眼红、粘性分泌物 不能耐受角膜接触镜 流泪 角膜刺激所致反射泪液 13 干眼的诊断 检查 外眼检查 : 结膜 色泽、充血、瘢
7、痕、乳头、睑球粘连 角膜 光泽、点染、丝状物、角化、角膜表面粘性 分泌物和碎屑、角膜血管翳、角膜缘新生血管 睑缘 充血、变形、腺口分泌物 泪河高度 0.35mm 14 泪河检查 泪河弯曲面的曲率半径 正常( R1)干眼( R2) 正常为 0.5 1.0mm 干眼为 0.35 mm 15 临床常用检查方法 泪液容量和分泌 Schirmer (基础 ) 10 mm/5min Schirmer (反射 ) 10 mm/5min(鼻粘膜刺激) 酚红棉丝试验 泪膜稳定性 BUT10 sec(荧光素、蓝色激发光、黄色滤光片) 16 酚红棉丝试验 标准 70酚红棉丝置于下睑穹隆 部,被检者前视 15s,变红
8、色部分 9 /15s为阳性 置棉丝 120秒钟后取出测湿长 美国人正常值为 23 .9 9. 5 /120 日本人 18 .8 8 .6 /120 此检查比 Schirmer Test刺激小,故 结果更为可靠 泪液分泌量的检查 泪液质量(粘蛋白)检查 泪液羊齿状物试验 (MFT) 用毛细滴管从下穹隆部泪河中取 2 3l泪液吹入载 玻片,在室温下干燥 10-20分钟,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分级标准 级:出现均匀、致密的羊齿状分支结晶图,分支间 的空间间隔很小 级:出现的羊齿状结晶图的分支数量较少、形态较 小,分支间的空间间隔增大 级:结晶图分支明显减少,分支间的空间间隔显著 增大,增大的间隔足以形成
9、新的结晶 级:几乎观察不到羊齿状的结晶图,只能看见少量 、不定型的结晶 、 级为泪膜功能正常, 、 级为泪膜功能异常 (提示泪液中粘液成分缺乏) 正常 干眼患者 18 泪液渗透压的测定 微量泪液收集管从泪河取 0.1 的泪液 渗透压测量仪检测 312mmosm/为阳性 泪液质量的检查 19 泪液更新率 5微升荧光素滴入结膜囊 10, 20, 30min标准 Schirmer滤纸 1min,滤纸上荧光素染色长度 正常: 20分钟后荧光素消失 角结膜上皮损害 荧光素染色 虎红染色 丽丝胺绿 临床常用检查方法 三种 染色 的 比较 荧光素 虎 红 丽丝胺绿 健康细胞 不染色 染色 不染色 坏死 变性
10、 细胞 不染色 染色 染色 临床意义 细胞 连接 破坏 细胞膜 通透 性增 加 眼表 粘 蛋白 丧失 或不足, 眼表 细 胞 暴露 细胞 变 性 或死亡 20 眼表上皮状态监测 荧光素染色 提示角膜上皮细胞层的完整性被 破坏 注意 :干眼最早出现眼表损害是 发生于结膜,而不是角膜 21 虎红染色 外眼像 1(下球结膜) 外眼像 2(内眦) 上皮细胞缺乏粘蛋白覆盖 22 眼表上皮状态监测 丽丝胺绿染色 失活变性的角结膜上皮细胞着染 23 实验室检查 泪液乳铁蛋白 (Lactoferrin)含量测定 反映泪液分泌功能 正常值: 1.460.32mg/ml 异常: 69岁 1.04mg/ml 70岁
11、 0.85mg/ml 干眼症患者乳铁蛋白浓度下降 随病情恶化而持续下降 乳铁蛋白仅出现在反射性泪液中,对轻、中度干眼症及泪腺 功能尚好者诊断价值有限 24 实验室检查 泪液 2球蛋白 :泪腺淋巴细胞浸润分泌 血清学 :查自身抗体 对 SS较重要 结膜印迹细胞学 ( Impression Cytology) 检查 了解眼表上皮细胞表型 25 眼表上皮状态监测 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 取材 正常结膜印迹细胞 干眼结膜印迹细胞中 度角化,核固缩 表麻后吸干下穹隆泪液 -0.2um孔径醋酸纤维素膜轻压颞侧角膜缘 2mm外结膜 -60g 压力持续 6秒 -10%甲醛固定 -PAS染色 -二甲苯透明 -中性树
12、胶封片 -镜下观察 26 正常结膜上皮细胞 +杯状细胞(箭头) 27 KCS(脂 ) 上皮散在,无杯状细胞 28 正常下方球结膜 正常上皮细胞 +大量杯状细胞 29 仪器检查 干眼仪 泪膜干涉成像仪( Tear film interferonietry) 了解泪膜脂质分布 波前像差 总像差和高阶相差增加 角膜地形图 了解角膜表面规则性 表面规则性指数 SRI 表面不对称指数 SAI 干眼症均增高 30 干眼仪检查 0级 1级 1级 2级 3级 4级 4级 31 32 角膜地形图检查 表面规则指数 0.63 睁眼 10S后表面规则指数 0.84 正常人 表面规则指数 1.4 睁眼 10S后表面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干眼症 患者 诊断 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