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2页珍藏版)》请在读根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随着新课改实施的来临,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我们每个人都不可以无动于衷,事不关己。相反,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为新课程的实施做好相应的准备。在这里,就如何打造新课程标准下的 “高效课堂 ”,结合自己的想法谈几点肤浅的体会。一、弄清楚什么是 “高效课堂 ”?我想大多数教师都会认为 “高效课堂 ”就是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与能力,获得更丰富的经验。其实我个人的见解可以用二十个字概括一下 “教的有效、学的愉快、考的满意、学校成名、老师幸福 ”,其实这简单的二十个字不难理解,老师教学的方法非常有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很愉快能够掌握课堂知识, 在考试的过程中。
2、能够考取一个非常满意的成绩, 升学率提高了学校就成名了, 学校有名气后生源多了, 老师的物质生活可以得到保障或者进一步提高了, 老师自然就会在工作中感到幸福。 只要做好这二十个字, 就会产生一种螺旋效应, 老师感觉到幸福就会教的更有效一次往后延续, 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但这种发展要以课堂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高效 = 学习效果 / 学习时间,分子是学习效果要增大就要进行有效的教学, 分母是学习时间, 那么就要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上进行高效教学,从而缩小学习时间。二、如何让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想有很多老师在这个方面都有很多的困惑,自己上课在前面讲的很卖力气,知识点讲的都很细,可是为什么学生在下面就是犯。
3、困呢, 趴桌子睡觉,手里玩东西,没有跟着课堂的教学节奏, 其实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让学生动起来, 老师在课堂的教学都是灌输性的, 说直白就是讲教案上所写得东西, 学生没有参与课堂教学, 都是在麻木的被动的接收知识, 随着新课改的到来要让学生学会自主 - 合作- 探究- 生成-展示。 班级建立学习小组, 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体会上述十个字。 学生是个生命体,他有自己的思维, 所以课堂教学要有反馈, 这个反馈指的是什么?是学生学习信息。 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动起来?这里的动起来我个人这么认为“心动、行动、激动 ”,教学的设计要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有新创意, 这样让学生心动起来,教学的过程教师主导, 主导的是什。
4、么是思路,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通过老师的主导思路分析出答案使学生行动起来, 教学的结果是学生得到了最后的答案收获到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激动起来。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好起来。“让我看我会忘记、让我听我记不住、让我参与我会明白 ”让学生在参与中行动起来,更有效率的掌握课堂知识。三、高效课堂学习也要注意分层高效课堂的学习也是需要分层,因为这种学习不是适合所有的年龄阶段。例如小学 1-3年级学生的学习是完全依靠老师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 4-6 年级的学生是基本依靠老师有 30% 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有 70%-75% 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阶段的学。
5、生有 75% 以上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高效的课堂也是需要分层进行,但课堂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新颖。四、要充分的掌握学生最近发展区什么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理论 ”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 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 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 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 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 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 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例如:高中的语文考试为例,语文试卷是 150 分。
6、,其中作文占 60 分,老师说作文很重要占 60 分的比重呢,这节课我们写作文,可是当老师说完话后,学生没有反应很沉默,老师就作文这么重要为什么不写作文啊?一个大胆的同学说了, 老师我们不会写作文, 同学们没关系, 马上我们就要春游了,咱们春游回来之后写一篇游记, 老师先写,然后同学们模仿我的写好不好?过了一会, 以为大胆的同学说, 老师我们还是不能写, 老师很奇怪问为什么我做了示范了同学们还是不会写呢?一位同学试探了一下说, 老师我们不会写字哎, 老师心平气和的说, 同学们不会写字不是所有的字都不会写吧, 应该只有一部分字不会写吧, 那么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代替, 好不好啊, 同学们又说了我们。
7、不会写拼音, 这下怎么办呢?这个过程老师都是在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先是从作文然后到字最后到拼音, 遇到这种问题作文就很难写下去, 那么老师是不是火冒三丈呢?这个老师还是心平气和的说, 同学们不要怕,你们会画圆圈吗?同学们你们不会写得字不会写的拼音, 你们就用圆圈代替吧。 整个过程教师的设计让学心动, 教师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行动, 最后学生完成了作文学生激动,因为自己的第一篇作文成功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定教学设计,教学导学方案,让学生沿着导学方案行动起来,参与进来。四、知识的重生知识的重生不是改变知识的本意,或者改变定理定论等等。我个人认为知识的传授模式需要改变一下, 比如理科的公式学生在书本看到的都是固定形式形状, 那么老师是否通过自己的教学设计把公式拼成一些图案呢。文科的理论是否能用社会家常的信息阐述出来呢。我想这样能更好的吸引学生内心,让其心动起来,为下一步学生的行动和激动铺好前提。总之,想提高课堂效率, 对于现阶段的学生, 特别是我们学校的基础层级薄弱的学生,要使教学设计新颖,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是学生心动、行动、激动,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