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观察技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课堂观察技能(6页珍藏版)》请在读根文库上搜索。
1、浅谈课堂观察技能学习周边老师教师如何开展课堂观察有感所谓课堂观察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 (或偶然)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教学反应的行为方式。 圾元昂认为, 新老教师在技能上的最大差别就在于 :对学生反馈信息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及时评价1 。这一切的立足点是课堂观察,通过有效的观察,教师才能把握住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反应,了解教学效果,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如同其它各项教学技能, 我们可运用微格教学的方法来培训师范生的课堂观察技能, 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这一技能2 。一、课堂观察的原则1、计划性原则 可靠的观察来自周密的计划,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教学的关键处设立观察点, 有。
2、目的地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 针对不同的反应按事先设计的方案作出调节。正如巴斯德所言 :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3 盲目、无计划的观察,只会造成视觉盲点, 或对有价值的反馈信息视而不见, 或将观察到的课堂现象束之高阁,或不知所措,失去了课堂观察的意义。2、准确性原则 准确的课堂观察有助于教师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这里的准确有三层含义 :(1)全面观察,不要以偏概全。教师的视野应开阔,善于捕捉带有共性的反应,环视全场,兼顾前后,不能老盯着眼皮底下的几个学生。 (2)及时发现,防止问题堆积。知识结构是环环相扣的,教师的忽略,可给学生留下疑点,并浮现在脸上。若教师及时发现,早作调整。
3、,不会有多大影响 ;若教师无视学生反应,依旧故我,则造成疑点堆积,困惑加大,一脸茫然,此刻再作解释为时已晚。 (3)细致分析,不被假象迷惑。表面现象并非都真实可靠,有时学生高喊 懂了 不一定发自内心。教师的观察切不可停留于表面,而应仔细思考,深入底里,真正把握住学生的脉搏,方可有的放矢。二、课堂观察的对象与范围 课堂观察的客体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整体的学习气氛,学生的面部表情,可靠的提问反馈,真实的教学效果,都在教师观察的视野之中,具体而言,课堂观察范围主要有三类 : 1、课堂学习气氛观察 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成功教学的前提之一,课堂的整体气氛,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左右教师。
4、的讲课情绪。 故在导入之后, 讲解之中,或在提问之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学习氛围是否形成, 学生反响是否热烈, 学习兴趣是否浓厚;除此之外,还应注意负面观察 :有多少人打瞌睡、开小差,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对提问的反应无动于衷。只有掌握真实的反应,教师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2、学生表情观察 不同于学习气氛的整体观察,学生表情应作个体化观察。 这里包括:(1)目光观察:是期待的、急切的、专心致志的,还是困惑的、茫然的、游移不定的 ?是心领神会的,还是各自为政、疑虑重重的 ?学生的目光往往是内心情绪真实的流露,有经验的教师决不会等闲视之。 (2)面部表情观察 :困惑眉头紧锁,嘴唇闭拢,神情焦虑不安 ;理。
5、解双眉舒展,面露微笑,频频点头;专心听讲 目光凝视,神情专注,嘴唇微张;心不在焉 目光游移,表情木然,眉头时开时合,有时口中还念念有词;不耐烦 双眉紧锁,啧有烦言,焦燥不安,左顾右盼 。 (3) 形体动作观察:配合各种面部表情,学生形体也会出现一些变化 :专心听讲时,身体微微前倾;困惑不解时,或以手托腮,或搔首摇头;在理解了一个难点后,身体后仰,全身放松,改变原来的体态;若不耐烦时,往往会不自觉地摇晃身体,或双臂抱胸,或跺脚颠膝。对于学生的种种体态语言,只要注意观察,不难理解。 3 教学效果观察 在教学告一段落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应,观察教学效果。主要观察点有 :(1)对提问的反应。提问通常。
6、是获取教学反馈的重要渠道 4 ,学生对提问的反应是否积极 ?回答是否到位 ?(2)对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反应。练习与作业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 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我们的观察要点一是学生对练习的态度, 二是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三是练习的结果如何。 (3)对教师讲解的反应。学生的课堂表现是教师观察教学效果的一面镜子,应予密切关注。三、课堂观察的方法 1、目视法这是大多数场合主要的观察方法,简便易行,可直接得到结果,也不必中断教学过程,缺点是易受干扰,有时得不到真实的情况。为使日视法更加可靠,教师需将观察所得情况作一番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判断,既耍尊重观察结果,又不轻信表面现象。对新。
7、教师耍进行口、眼协调的训练,掌握一面讲课、一面观察的技巧。 2、调查法 5 可以是口头调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从他们的答案、回答的语气和神态中得出结论 ;也可以通过学生举手来测量效果,如 做完的举手 ,全做对的举手 ,观察举手情况和举手时的表情判断所获得的信息是否正确。 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问卷调查、 按键调查等方法, 因需要较多的准备和一定的设备条件,故较少使用。四、课堂观察的干扰 众所周知,观察可能受到各种干扰,由于观察者背景知识的不同,对同一观察结果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在课堂观察中, 同样存在着种种干扰。 干扰之一光环效应教师往往偏爱聪明听话、成绩优秀的学生,久而久之,这些学生。
8、身上被罩上了一层光环, 他们格外受到关注和照应, 老师寄予较高的期望值,即使出现缺点毛病也被光环掩盖。受这一干扰,教师对此类学生出现的问题或作善意的解释,或者视而不见,隐人观察误区。 干扰之二期望效应 教师对课堂的情况用自己期望的结论予以解释,将教学纳 入自己所期望的轨道上去,而不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学内容。这类教师通常是 自我感觉良好 ,以己度人,把偶发情况当作必然现象,或把必然当作偶然。总之,用高期望值解释所看到的一切,得不到切合实际的结论。 干扰之三 学习中心 由于职业的特点, 教师衡量学生主要看成绩, 成绩上去了, 一俊遮百丑,成绩不佳, 其它方面再好也无用。 这种标准忽视了。
9、学生个性特点和学习的社会因素, 显然有失片面。 持有这种标准的教师在课堂上观察的焦点是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而不大注意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所以他们的观察往往带有片面性。 干扰之四固定模式 在教师脑子中往往存在一种成绩模式:两头小、中间大,呈正态分布,所以他们对学生课堂表现和成绩的观察,带有这种一成不变的固定性。 干扰之五 先入为主 教师常凭自己的印象,或由其他教师介绍而将学生贴上了 好、坏的标签,在课堂观察中这种标签会干扰教师的正确判断,尤其是对差生的课堂表现, 在标签的作用下给予不利的评价, 尽管这些差生并未做出与之相应的表现。五、课堂观察技能训。
10、练实施要点 课堂观察技能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它固然可经过长期经验积累和自我摸索获得, 但耗时费力。采用微格教学方式进行训练,尽管有些困难,但收效较快。具体步骤可分四步 : 1、理论学习, 领会技能要素和特点。 在阐述观察技能的理论时,重点讲述技能实施范围,各类观察要点,尤其是学生表情特点和体态语含义,熟悉并掌握各种表情特征。 2、观看录像,熟悉目视法要领,经过筛选,我们编辑了一套 学生课堂表情实录选 ,针对技能要点, 有选择地汇编了几类有代表性的学生课堂表现, 既有整体,也有个别的。在训练中,学生通过录像观察,对照己学过的表情特征来辨别其各种含义, 逐步熟悉并掌握目视法的使用。 3、综合。
11、训练,实践课堂观察技能。在讲解、提问、反应 6 等项技能的训练中,我们加入了训练观察技能的要求,作为辅助技能同时进行,并要求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反应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 4、单独评价,巩固、强化技能训练。我们制定了课堂观察技能评价单,在技能实践后给出评价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技能操作效果和掌握程度。参考文献 1 胡杞从教育技术学看微格教学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2(1):P .292 王秋海 师范生教学技能微格训练研究 上海教育科研1996(9):P43*453 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科学出版社 1970.P 165 L4 王秋海课堂教学提问技能探讨”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1993(6):PP9-11 5傅道春教师技术行为 黑龙江教育版 l994:P 104 6 王秋海论数学课堂教学的反应技能 数学教师 1993(1):p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