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T 8-2011 城市测量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JJ∕T 8-2011 城市测量规范(317页珍藏版)》请在读根文库上搜索。
1、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CJJ/T 8-2011 P 备案号 J 1330 -2011 城市测量规范 Code for urban survey 2011 -1 1 -2 2 发布 2012-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批准部门 : 施行日期 : 城市测量规范 Code for urban survey CJJ/T8-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 0 1 2 年 6 月 1 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市测量规范 Code for urban survey CJJ/T 8 - 2011 。
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发行( 北京西郊百万庄) 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 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 北京市密东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开本 : 850 x l 168毫 米 1 / 3 2 印张: 9 K 字数: 26 5千字 2012年 5 月第一版 2012年 7 月第二次印刷 定价: 49.00元 统一书号: 15112*21768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 (邮政编码 100037) 本社网址: http: /www. cabp. com. cn 网上书店: http: /www. china-building, com. cn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
3、 告 第 1178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城市测量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 城市测量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 CJJ/T 8- 2011,自 2012年 6 月 1 日起实施。原行业标准 城市测量规范 CJJ 8 - 9 9 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1年 11月 2 2 日m m 根据原建设部 关于印发 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 修订计划( 第一批 ) 的通知 ( 建 标 2006 7 7号)的要求, 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有 关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行业标准。
4、 城市 测量规范 CJJ 899进行了修订。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总则; 2.术语、符号和代号; 3.基本规定; 4.平面控制测量; 5.髙程控制测量; 6. 数字线划 图测绘; 7.数字髙程模型建立; 8.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 9. 工 程测量; 10.地籍测绘; 11.房产测绘; 12.地图编制。 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 增加了 “ 术语、符号和代号” 、 “ 基本规定 ” 、“ 数字高程模型建立 ” 、“ 房产测绘 ”四章; 2. 修改 了 “ 平面控制测量 ” 、“ 髙程控制测量 ”部分内容,增加了 R T K 测量、卫星定位高程测量等技术内容; 3.将原第 4、5、8。
5、 章内 容修改调整为目前的第 6 章; 4 .将原第 5 章的部分内容修改调 整为目前的第 8 章; 5.将原第 7 章的内容综合修改,并增加了 规划监督测量、日照测量、土石方测量、竣工测量、城市管理部 件测量和变形测量等内容,成为目前的第 9 章,并将地面沉 降观 测内容并 入 变形测量中; 6. f 原第 9 和 10章进行了综合修改 后 成为目前的第 12章; 7.取消 一了原规范 15个附录 中的 附录 B 、附 录 C 、附录 I)、附录 G 、附录 H 、附录 J、附录 K 、附录 L 、附 录 M 、附录 N 、附录 P 等 11个附录 。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负责 管理,。
6、由北京市测绘设计研 究 院负责具体 技术内容的 解释 。执 行 过 程中如有意见 或 建 议 ,请 寄 送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 院 ( 北京市 海淀区羊坊 店 路 15号,邮 政编码 :100038)。 4本 规 范 主 编 单 位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 院 本 规 范 参 编 单 位 :建设综合 勘察 研究设计 院 有限公司 天津 市测绘 院 上 海 市测绘 院 重庆 市 勘 测 院 深圳 市 勘察 测绘 院 有限公司 南 京市测绘 勘察 研究 院 有限公司 国 家 测绘 局 测绘标准 化 研究所 国 家 测绘 局 第一 大 地测量 队 广 州 市城市规划 勘 测设计研究 院 宁波 市测绘设。
7、计研究 院 沈阳 市 勘察 测绘研究 院 武汉 市测绘研究 院 西 安 市 勘察 测绘 院 武汉 市国土 资源 和规划 信息 中 心 成 都 市 勘察 测绘研究 院 济南 市 勘察 测绘研究 院 昆明 市测绘研究 院 北京 勤 业测绘 科 技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 草 人 员 :陈 倬 王 丹 洪 立 波 于建成 郭 容 寰 谢 征 海 贾 光 军 李宗 华 王双龙 李 勇 孙乐兵 金善恨 肖学 年 方 锋 岳 建 利 黄 勇 施 宝湘 刘 政 黄 河 陈声勇 筒 晶 牛守明 侯至群 严小 平 张周 平 董 明 蔡振来 焦永达 储 征 伟 本规范主要 审 查人 员 :宁津生 严伯铎 张 远 过。
8、静琚 蒋景瞳 陈绍 光 秦长利 张志 华 程 效军 李维功 许长胜总 则 .1 术语、符号和代号 . . 2 2 . 1 相吾 .2 2 . 2 符号 .3 2.3 狀 .7 基本规定 . . 9 3 . 1 空间 和时 间 参照 系 .9 3 . 2 作业 与 成 果 管理要求 . 9 3 . 3 质量 检 验要求 .10 平面控制测量 . 12 4.1 一 般 规定 .12 4 . 2 选点与埋 石 .15 4 . 3 卫星定位平面控制测量 .16 4 . 4 导 线测量 .20 4 . 5 边角 组合测量 .27 4. 6 成 果 整理 与提交 . 31 高程控制测量 . 37 5.1 。
9、般 规 定 .37 5 . 2 选点与埋 石 .39 5 . 3 水 准测量 .40 5 . 4 高程 导 线测量 . 45 5 . 5 卫星定位高程控制测量 . 48 5. 6 成 果 整理 与提交 .49 数字线划图测绘 . 52 6-1 -般 规 定 .526 . 2 测 绘 内 容 . 54 6 . 3 全野 外测量 法 .59 6 . 4 摄 影测量 法 . 66 6 . 5 模 拟 地形图数字 化 . 84 6 . 6 数据编 辑处 理 . 85 6. 7 数据 更 新 与维护 .92 7 数字髙程模型建立 .94 7.1 一 般 规 定 .94 7. 2 航空摄 影测量 法 .9。
10、5 7. 3 矢 量数据 生 成 法 .96 7 . 4 机载激 光 雷达 测量 法 .97 7. 5 成 果检 验 与提交 .97 8 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 .99 8.1 一 般 规 定 . 99 8 . 2 航空摄 影测量 法 . 100 8 . 3 卫星 遥感 测量 法 . 100 8 . 4 成 果检 验 与提交 . 102 9 工程测量 .103 9 .1 一 般 规定 . 103 9 . 2 定线测量和 拨 地测量 .103 9 . 3 规划监督测量 . .107 9 . 4 日照测量 . 115 9 . 5 工程图测绘 .118 9 . 6 市政工程测量 .125 9 . 7 地。
11、 下空间 设施现 状 测量 .130 9.8 土石方测量 . .133 9.9 竣工测量 .135 9 . 1 0 城市管理部件测量 .138 9 . 1 1 变形测量 . 139 1 0 地籍测绘 . 143 710.1 一 般 规 定 .14-3 1 0 . 2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143 1 0 . 3 地籍要 素 测量 .144 1 0 . 4 地籍图测绘 .145 10. 5 面 积 量 算与汇 总 .147 1 0 . 6 地籍变 更 测量 . 149 1 0 . 7 成 果 整理 与提交 .151 1 1 房产测绘 . 152 11.1 一 般 规 定 . 152 1 1 . 2。
12、 房产平面控制测量 .153 1 1 . 3 房产要 素 测量 . 153 1 1 . 4 房产图绘制 .154 1 1 . 5 房产面 积 测 算 . 156 1 1 . 6 房产变 更 测量 . 161 11. 7 成 果检 验 与提交 .162 1 2 地图编制 . 163 12.1 一 般 规定 .163 1 2 . 2 地形图编绘 .163 1 2 . 3 地理 底 图编绘 . 164 12. 4 影像地图编绘 . 165 1 2 . 5 专 题地图 与 地图 集 编绘 .166 1 2 . 6 地图制版 .167 附录 A 大 地 坐 标 系 地 球椭球 基本参数 . 168 附录。
13、 B 方 向观 测 法度盘 位 置表 .169 附录 C 测 距边边长 的高程 归化 计 算 .171 附录 D 地 下 人 防 工程图图 式 .173 本规范 用词说明 . 174 引用 标准 名录 .175 附 :条文说明 . . . 177 8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2 Terms, Symbols and Codes . 2 2.1 Terms . 2 2.2 Symbols . 3 2.3 Codes . 7 3 Basic Requirement . . 9 3.1 Reference Systems of Space and Time 。
14、. 9 3. 2 Requirements for Operation and Results Management . 9 3. 3 Requirements for Quality Inspection. .10 4 Horizontal Control Survey . 12 4.1 General Requirement . 12 4. 2 Control Point Setting and Monumentation . 15 4. 3 Horizontal Control Survey with GNSS .16 4. 4 Traverse Survey . 20 4. 5 Tri。
15、angulateration . 27 4. 6 Results Arrangement and Submitting . 31 5 Vertical Control Survey . 37 5.1 General Requirement . 37 5. 2 Control Point Setting and Monumentation .39 5. 3 Leveling. 40 5.4 Elevation Traverse Survey . 45 5. 5 Vertical Control Survey with GNSS . 48 5. 6 Results Arrangement and 。
16、Submitting . 49 6 Digital Line Graphic Survey . 52 6.1 General Requirement . 526. 2 Survey Contents . 54 6. 3 Full Field Survey . 59 6. 4 Photogrammetry. 66 6. 5 Analog Topographic Map Digitizing . 84 6. 6 Data Editing and Processing . 85 6. 7 Data Updating and Maintenance . 92 7 Digital Elevation M。
17、odel Creation . 94 7.1 General Requirement . 94 7.2 Aerial Photogrammetry . 95 7.3 Vector Data Creation . . 96 7. 4 LIDAR Survey . 97 7. 5 Results Acceptance and Submitting . 97 8 Digital Orthophoto Map Making . 99 8.1 General Requirement . 99 8. 2 Aerial Photogrammetry. 100 8.3 Satellite Remote Sen。
18、sing Survey . 100 8. 4 Results Acceptance and Submitting . 102 9 Engineering Survey . 103 9. 1 General Requirement.*. 103 9. 2 Alignment Survey and Allocation Survey . 103 9. 3 Planning Supervision Survey . 107 9.4 Insolation Survey . . 115 9. 5 Engineering Graphic Survey . 118 9. 6 Public Works Sur。
19、vey . 125 9. 7 Survey of Underground Space Facilities . 130 9.8 Survey of Cubic Meter of Earth and Stone . 133 9. 9 Finished Construction Survey . . . 135 9.10 Urban Management Components Survey . 138 9.11 Deformation Survey. 139 10 Cadastral Survey . 143 1010. 1 General Requirement . 143 10. 2 Cada。
20、stral Horizontal Control Survey. 143 10. 3 Cadastral Elements Survey . 144 10. 4 Cadastral Map Survey . 145 10. 5 Area Survey and Summarization *. 147 10. 6 Cadastral Conversion Survey . 149 10. 7 Results Arrangement and Submitting . 151 11 House Property Survey . 152 11. 1 General Requirement . 152。
21、 11. 2 House Property Horizontal Control Survey . 153 11. 3 House Property Elements S urvey. 153 11. 4 House Property Map Surveying and Mapping . 154 11. 5 House Area Measurement . 156 11. 6 House Conversion Survey . 161 11. 7 Results Acceptance and Submitting . 162 12 Map Compilation . 163 12. 1 Ge。
22、neral Requirement . 163 12.2 Compilation of Topographic Map . 163 12. 3 Compilation of Geographic Base Map . 164 12. 4 Compilation of Photographic Map . . 165 12. 5 Compilation of Thematic Map and Atlas . 166 12.6 Map Plate-making . 167 Appendix A Basic Parameters of Earth Ellipsoid in Geodetic Coor。
23、dinate System . 168 Appendix B Dial Table for Direction Observation Method . 169 Appendix C Elevation Reduced Calculation of Side Length of Distance Measurement . 171 Appendix D Cartographic Symbols of Underground Civil Defense Works. 173 11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List of Quoted Standard。
24、s . .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1 . 0 . 1 为统一城市测量的技术要求,为城乡经 济 建设和社 会 发 展提供 准 确 的测量成 果 ,满足 城市现代 化 建设发 展 、信息化 管理 和 信息资源 综合 应用 的 需 要,制定本规范。 1 . 0 . 2 本规范 适用 于城市规划、建设、 运 行和管理中的平面控 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数字线划图测绘、数字高程模型建立、 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工程测量、地籍测绘、房产测绘、地图编 制等城市测量工作, 也适用 于 镇 、乡、 村 的测量工作。 1 . 0 . 3 城市测量 使用 的 仪器 设备 。
25、应 定期 检 验 校 正,并 使其保持 良好状态 ;使用 的 软 件 应 通 过 测 试 。 1 . 0 . 4 城市测量 应 采 用 中 误差 作为测量 精 度 的 衡 量标准,并 应 以二倍 中 误差 作为 极 限 误差 。 1 . 0 . 5 在城市测量中, 应 鼓励采 用 新技术、新方 法 和新 仪器 设备。 1 . 0 . 6 城市测量 除 应 符合本规范外, 尚 应 符合国 家 现行有关标 准的规定。2 术语、符号和代号 2.1 术 语 2.1.1 全 数 检 验 total inspection 对批成 果 中 全 部 单 位成 果 逐 一进行的质量 检 验。 2.1.2 抽样 。
26、检 验 sampling inspection 从 批成 果 中 随 机 抽 取 一定数量 样 本进行的质量 检 验。 2.1. 3 首级 网 primary control network 一 个 城市建立的 最 高等 级 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 2.1. 4 加密网 densified control network 在 首级 网基础上布设的 低 等 级 控制网。 2.1. 5 卫星定位网 satellite positioning network 采 用 卫星定位测量方 法 布设的平面控制网。 2.1. 6 网 络 R T K 测量 network R T K surveying 基于 连。
27、续 运 行基准 站 网, 利用载波相 位 动 态 实时 差 分技术和 网 络 通 信 技术进行定位测量。 2.1. 7 单 基 站 R T K 测量 single base station R T K surveying 基于 单 一基准 站 ,利用载波相 位 动 态 实时 差 分技术和网 络 通 信 技术进行定位测量。 2.1. 8 髙程 导 线测量 elevation traverse survey 利用 三 角 高程测量 按类似 导 线 路 线方 式 获 取 各 点 高程的测量 方 法 。 2.1. 9 真正射影像图 true digital ortho map 利用 数字 表 面模型,。
28、 采 用 数字 微 分 纠 正技术,改正原 始 影像 的 几何 变形,经影像 重 采样 后 ,使 影像 视 角 被纠 正为 垂直视 角 而 形成的影像图。2.1.10 双 极 坐 标 法 dual polar coordinate method 利用 两 个 不 同测 站及不 同起 始 方 向 ,采 用 极 坐 标 法 测量同一 点 位 坐 标的方 法 。 2.1.11 定线测量 alignment survey 城市规划 道 路 定线测量的 简称 ,指 确 定城市规划 道 路 的平面 位 置 的测量工作。 2.1.12 拨 地测量 allocation survey 建设 用 地 钉粧 测量。
29、的 简称 ,指 标定建设 用 地范 围 的测量 工作。 2 .1.13 条 件 点 qualification point 对实现规划 条 件有制 约 作 用 的 点 位。 2.1.14 规划监督测量 planning supervision survey 为验 证 建设工程平面位 置 、高 度 和建筑面 积 等 指 标是 否 符合 规划 审 批要求 而 进行的测量工作。 2.1.15 城市管理部件 urban management component 城市市政管理公共 区 域 内的各 项 设施, 包括 公 用 设施 类 、道 路交 通 类 、市容 环境类 、园林绿 化 类 、房 屋 土地 类。
30、 等市政工程设 施和市政公 用 设施。 2 .1.16 沉 降 监测网 subsidence network 用 于地面沉 降观 测的高程网。 2 . 2 符 号 a 固 定 误差 ;仪器 标 称精 度 中的 固 定 误差 ; a, 相 对 点 位 误差 椭 圆 的 长 半轴 ; av 垂直 角观 测 值 ; aw 点 位 误差 椭 圆 的 长 半轴 ; b一一 比例误差 系 数;平 均 航向重 叠 度 的像 片 基线 长度 ; h 相 对 点 位 误差 椭 圆 的 短半轴 ; 6W 点 位 误差 椭 圆 的 短半轴 ;c 视 准 轴误差 ; 检 测 点检 测高程 与 卫星定位高程的 差值 ;。
31、 d 基线 长度 ; D 测 距边长度 ;测 距边 两端 点仪器与 棱镜 平 均 高 程面上的 水 平 距 离 ;相 邻界 址 点间 的 距 离 ;房 屋 边长 ; / 地 球 曲率 与大 气折 光对 垂直 角 的改正 值 ; f , 附 合 导 线 或 闭 合 导 线 环 的方位 角 闭 合 差 ; h 测 距仪与 棱镜之 间 的高 差 ;高程 导 线 边 两端 点 的髙 差 ; K 观 测 角 顶 点至 对 边 的 垂 线 长度 ; K 测 距边 所在地 区大 地 水 准面对于参考 椭球 面的 高 度 ; K 水深 ; H 基本等高 距 ;平 均 相 对 航 高;等 深距 ; H m 测 。
32、距边 高出 大 地 水 准面( 黄海 平 均 海水 面)的 平 均 高程; i 仪器 高; 界 址 点 序 号; k 当 地的 大 气折 光 系 数; L 附 合 路 线 或 环 线 长度 ;水 准 环 线 周长 ;水 准 检 测 路 线 长度 ; L s 测 段 、区 段 或路 线 长度 ; U 检 测测 段 长度 ; mav 垂直 角 测 角 精 度 ; mD 观 测 边 的平 均 测 距 中 误差 ;每千米 测 距 中 误差 ; 测 距边 实 际 测 距 中 误差 ; 相应 等 级界 址 点 规定的 点 位中 误差 ; mn 新成 果 等 级 规定的测 角 中 误差 ; m0 旧 成 果。
33、 等 级 规定的测 角 中 误差 ; m p 面 积 中 误差 ; 4 边长 误差 ; my 点 位在 坐 标 轴 方 向 的 误差 ; ma-方 向角 误差 ; 起 始 方位 角 中 误差 ,以 秒 ( )为 单 位; 相应 等 级 边角 组合网规定的测 角 中 误差 ,以秒 ( )为单位 mA y 坐 标增量的 误差 ; M 成图 比例尺 分 母 ;地籍原图 比例尺 分 母 ; M h 卫星定位髙程控制测量高程中 误差 ; 四等网中 最弱 相 邻 点 的 相 对 点 位中 误差 ; M w 四等 以 下 网中 最弱 点相 对于起 算点 的 点 位中 误 差 ;每千米 高 差 中数 全 中 。
34、误差 ; M s 航摄 比例尺 分 母 ; n 测 站 数; 宗 地 界 址 点个 数; 测 段 数; na 每站 全 部方 向 测 回 总数; nd 该站 方 向 总数; no 测 回 数; A 测 距边边 数; nt 三 角 形的 个 数; -A c 的 个 数; N 水 准 环 数; 检 测 点 数; N /P 的 个 数; Pi 距 离 测量的先验 权 ; P 面 积 ; Rm 参考 椭球 面在 1、2 两 点 中 点 的平 均曲率半径 ; 地 球 平 均曲率半径 ;参考 椭球 面在测 距边 中 点 的平 均曲率半径 ; Rn 测 距边 方 向 参考 椭球 面 法 截弧 的 曲率半径 。
35、; RP 影像 扫描 分 辨率 ;正射影像图分 辨率 ; 边长 ;房产面 积 ;经各 项 改正 后 的 斜 距 ; 经 过 各 项 改正 后 的高程 导 线 边 的 倾斜 距 离 ; 测 距边水 平 距 离 归算 到 参考 椭球 面上的 边长 ; S;归算 到 高 斯 平面的测 距边边长 ; 测 距边 要求的 相 对中 误差 的分 母 ; 棱镜 高; . 后 视 和前 视 的 棱镜 高; 经 过 各 项 改正 后 的 水 准 环 线 闭 合 差 ; 三 角 形 闭 合 差 ; 1、2 两 点 的 坐 标 值 ; 宗 地第 个 界 址 点坐 标; 1、2 两 点 的 横 坐 标平 均值 ;测 距。
36、边 两端 点 近似 横 坐 标的平 均值 ; 除 观 测 角 外的 另两 个角度 ; 圆 周角条 件 或 组合 角条 件方程 式 的 系 数; 传 距角 ; 导 线 观 测 左 角 中数; 导 线 观 测 右 角 中数; 测 站 点 1 向 照准 点 2 观 测方 向 的方 向 改 化 值 ; 测 站 点 2 向 照准 点 1 观 测方 向 的方 向 改 化 值 ; 测 段往返 测高 差 的 不 符 值 ; 测 站圆 周角 闭 合 差 ; 往 、返 测 距 离 的 差 数; 界 址 点坐 标计 算 的 边长与 实量 边长 较差 的 限 差 ; 要求 达 到 的高程 精 度 ;年 均 沉 降 量。
37、; 两次 量 算 面 积 较差 ; 测 距边 两端 点 近似横 坐 标的增量; 单 位 权 中 误差 ;高程 异常 模型中 误差 ;P 常 数,为 206265; 测 距 的先验中 误差 ,可 按 测 距仪 的标 称精 度 计 算 。 2 . 3 代 号 2.3.1 缩略 词 C M Y K -印刷 彩色 模 式 cyan magenta yellow black; C O R S-连续 运 行参考 站 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 ence stations ; D E M -数字高程模型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 G P S-差 分 。
38、全球 定位 系 统 difference global positio ning system; D L G-数字线划图 digital line graphic; D O M -数字正射影像图 digital orthophoto map; D R G -数字 栅格 地图 digital raster graphic; I M U -惯性 测量 单 元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P D O P-位 置 精 度 因子 position dilution of precision; R T K -载波相 位 动 态 实时 差 分 real time kinematic。
39、; TIFF-图像 文 件 格 式 tagged image file format ; TIN-不 规则 三 角 网 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 2 .3 .2 有关代号 DJi 室 外 条 件 下 一测 回 水 平方 向 中 误差不超 过 1的 经 纬 仪或全 站 仪 ; DJ2 室 外 条 件 下 一测 回 水 平方 向 中 误差不超 过 2 且 大 于 1的经 纬 仪或全 站 仪 ; DJ6 室 外 条 件 下 一测 回 水 平方 向 中 误差不超 过 6且 大 于 2的经 纬 仪或全 站 仪 ; DSos 每千米 水 准测量髙 差 中数 偶然 中 。
40、误差不超 过 0. 5 m m 的光 学水 准 仪 ; DS, 每千米 水 准测量髙 差 中数 偶然 中 误差不超 过 71 m m 且 大 于 0. 5 m m 的光 学水 准 仪 ; DSs 每千米 水 准测量高 差 中数 偶然 中 误差不超 过 3 m m 且 大 于 1 m m 的光 学水 准 仪 ; DSZos 每千米 水 准测量高 差 中数 偶然 中 误差不超 过 0. 5 m m 的数字 水 准 仪 ; DSZX 每千米 水 准测量高 差 中数 偶然 中 误差不超 过 1 m m 且 大 于 0. 5 m m 的数字 水 准 仪 。3 基本规定 3 . 1 空间和时间参照系 3 。
41、. 1 . 1 城市测量 应 采 用 该 城市统一的平面 坐 标 系 统,并 应 符合 下 列 规定: 1 投 影 长度 变形 值不 应大 于 25mm/km; 2 当采 用 地方平面 坐 标 系 统时, 应与 国 家 平面 坐 标 系 统建 立 联 系 。 3 . 1 . 2 城市测量 应 采 用 高 斯 一 克吕格投 影。 3 . 1 . 3 城市测量 应 采 用 统一的高程基准。 当采 用 地方高程基准 时, 应与 国 家 高程基准建立 联 系 。 3 . 1 . 4 城市测量的时 间应 采 用 公 元纪 年、北京时 间 。 3 . 2 作业与成果管理要求 3 . 2 . 1 测量作业前。
42、, 应 根据城市测量 项 目的技术 难易 程 度 和规 模 大小 等, 收 集 分 析 有关测量 资 料 ,进行 必 要的现 场踏 勘 ,制定 经 济 合理的技术 路 线,编 写项 目设计 或 技术设计并进行技术 交 底 。项 目设计 或 技术设计的编 写 应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测绘技术 设计规定 C H / T 1004的规定。 3 . 2 . 2 作业人 员应具 有 承担 其 工作的 能力 ,并 应 按 国 家 现行有 关标准、 项 目设计 或 技术设计作业。 3 . 2 . 3 作业人 员应 按 现行行业标准 测绘作业人 员安全 规范 C H 1016的规定进行测量作业。 3. 2 . 。
43、4 作业期 间 ,测量 仪器 设备 应 进行规定 项 目的 检校 ,仪器 参数设 置应 定期 检 查并 记 录 。使用 的 软 件 宜 定期 升级 维护 。 3. 2 . 5 测量作业 过 程中, 应 进行自 检 和 互 校 ,并 应 做 好 工程进 度 、技术问题等内部 沟 通 及 用 户 需 求、意见 反馈 等外部 沟 通。 93. 2. 6 测量 项 目的技术总结 或说明应 根据技术 难易 程 度 和规模 大小 等 确 定、编 写 。技术总结的编 写 应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测绘 技术总结编 写 规定 C H / T 1001的规定。 3. 2.7 测量成 果 验 收 后应 根据 档 案管。
44、理的要求进行测量 档 案的 整理、 归 档 。 3 . 2 . 8 当 工程测量成 果 有 保 密要求时, 应 按 国 家相 关规定进行 保 密 处 理 后 再 提供使用 。 3 .2 .9 数字形 式 的测量成 果 宜采 用 不 同 存 储 介 质进行 双 备 份 。 有 条 件的城市 宜 实行 异 地备 份 ,异 地备 份 地 点距 本地 宜 大 于 500km0 3. 2.1 0 测量成 果 宜按 国 家 现行 相 关标准的规定 采 用 数据 库 等技 术进行管理,并 应确保 测量成 果 的 完 整 性 、一 致性 和可 追溯性 。 3.2.11 D L G 、D E M 、D O M 。
45、元 数据内容 与 格 式 宜 符合现行行业 标 准 基础地理 信息 数字产 品元 数据 C H / T 1007的规定。 3 . 3 质量检验要求 3. 3.1 测量成 果应 按 现行国 家 标准 测绘成 果 质量 检 查 与 验 收 GB/T24356和 数字测绘成 果 质量 检 查 与 验 收 G B/ T 18316 的规定进行 检 查验 收 ,并 应 按 要求编 写 检 查验 收报 告。 3 .3 .2 测量成 果 的验 收宜 由 甲 方组织实施, 也 可由 甲 方 委托 国 家 认可的 检 验 机 构 实施。 3 .3 .3 测量成 果 质量 检 查 与 验 收 应 实行 过 程 检。
46、 查 与 最终 检 查、 验 收 的 两级 检 查一 级 验 收 制 度 ,并 应保 存 相 关 记 录 。记 录应 完 整、规范、 清晰 ,签注 应 齐 全 ,内容 不得随 意 更 改。 3 .3 .4 测量成 果 质量 检 查 与 验 收 应 按顺序独 立进行,测量成 果 未 通 过 則 一 工 序 检 查 則 ,不 应 进行 后 一工 序 检 查。 3 .3 .5 过 程 检 查 应 采 用全 数 检 验方 式 ;最终 检 查 宜采 用全 数 检 验方 式 ,也 可 采 用 抽样 检 验方 式 ;验 收宜采 用 抽样 检 验方 式 。 3 .3 .6 采 用 抽样 检 验方 式 时, 抽。
47、样 数量和 样 本的质量 评 定 应 符 合现行国 家 标准 测绘成 果 质量 检 查 与 验 收 G B / T 24356和 10 数字测绘成 果 质量 检 查 与 验 收 G B/ T 18316的 相 关规定。 3 . 3 . 7 测量成 果 在 检 查验 收 时, 应 按 现行国 家 标准 测绘成 果 质量 检 查 与 验 收 G B / T 24356和 数字测绘成 果 质量 检 查 与 验 收 G B/ T 18316的规定进行质量 评 定。测量成 果 质量 宜采 用 优 、良 、合 格 、不 合 格 四 级评 定制。 不 合 格 的测量成 果 经整改 后 ,应重 新进行 检 查。
48、、验 收 。 114 平面控制测量 4.1 一 般 规定 4 . 1 . 1 城市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应 遵循 “ 从 整 体 到 局 部、分 级 布 网 ”的原则。 首级 网 宜 一 次 全 面布设;加密网可分期、 越级 布设。 4 . 1 . 2 城市平面控制网的等 级宜 划分为 二 、三 、四等和一、 二 、 三级 。 4 . 1 . 3 城市平面控制测量可 采 用 卫星定位测量、 导 线测量.、 边 角 组合测量等方 法 。 4 . 1 . 4 当 需 要建立城市地方平面 坐 标 系 统时, 应 按 下 列 规定 选 择 平面 直 角坐 标 系 统: 1 当 长度 变形 值不 大 于 2。
49、5mm/km时, 宜采 用 高 斯 -克吕格 投 影统一 3带 的平面 直 角坐 标 系 统, 也 可 采 用 高 斯 -克吕格投 影 任 意 带 平面 直 角坐 标 系 统; 2 当 长度 变形 值 大 于 25mm/km时, 应 依次采 用下 列 平面 直 角坐 标 系 统: 1 ) 投 影于 抵偿 高程面上的高 斯 -克吕格投 影统一 3带 的平 面 直 角坐 标 系 统; 2 ) 高 斯 -克吕格投 影 任 意 带 平面 直 角坐 标 系 统, 投 影面可 采 用黄海 平 均 海水 面 或 城市平 均 高程面; 3 ) 当 高 斯 -克吕格投 影 任 意 带 平面 直 角坐 标 系 统。
50、 不能 满足 要求时, 应 分 带投 影。 3 面 积小 于 25km2 的城 镇 建立的地方平面 坐 标 系 统,可 不 进行 投 影改正。 4 . 1 . 5 城市平面控制网的 首级 网 应与 国 家 控制网 联 测。 联 测时, 应 对 拟利用 的国 家 控制网 点 的 精 度 进行分 析 。当精 度满足 城市测 12量要求时, 应 直接 利用 ;当精 度 不 满足 城市测量要求时, 宜 利用 其点 位,并 选用 一 个 国 家 控制网 点 的 坐 标 与 一 条边 的方位 角 作为 城市平面控制网的起 算 数据。 4.1. 6 四等平面控制网中 最弱 相 邻 点 的 相 对 点 位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