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培训课件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培训课件(61页珍藏版)》请在读根文库上搜索。
1、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 仅美国一年的输液人次超过5亿次,输液发生的医疗事故占全部医疗事故的35%-40%,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700亿美元2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 现在我国临床用药过滥,现有的治疗室无菌条件有限,加药过程中会有尘埃、药物粉末等微粒散落,护理人员正规加药也有一定困难 这些都会成为输液的污染源,容易引起病人肉芽肿、静脉炎、血栓、热源反应等 尽快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确保病人静脉用药安全3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内容提示配伍禁忌静脉药物配制流程注意事项影响药物稳定的因素案例分析4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一、不稳定的因素5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药物本身因
2、素:溶解度、氧化、聚合介质因素:溶媒、pH、光线、电解质剂型因素:脂肪乳、脂质体操作因素:加药方式、顺序储运因素:温度、时间不稳定6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1、溶媒的影响7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难溶性药物,常含乙醇、丙二醇、甘油等,配伍时,由于溶媒组成改变,常产生结晶或浑浊、沉淀等现象 安定注射液(含40%丙二醇、10%乙醇)氯霉素注射液(含25%乙醇、55%甘油或80%丙二醇)与5%GS或生理盐水配伍时易析出沉淀 和溶解度有关的注射剂:地西泮、丙泊酚8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2、pH的影响9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常用的输液溶媒及其pH值范围复方氯化钠注射液4.57
3、.5溶 媒pH 值10%葡萄糖注射液3.25.5生理盐水4.57.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3.55.5甲硝唑注射液5.07.0碳酸氢钠注射液7.58.510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青霉素G钠:最适pH为6.06.8红霉素乳糖酸盐:最适pH为6.08.0不宜与低pH的葡萄糖输液配伍;一般先以注射用水溶解,或在5-10%葡萄糖输液500ml中,添加5%碳酸氢钠0.5ml使pH升到6左右,再加红霉素,则有助稳定 维生素C:在pH值高时易分解变色许多药物的稳定性受pH影响较大11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弱碱性药物,酸性环境中不稳定,应避免与偏酸性溶媒或与酸性药物配伍,不宜采用葡萄糖、果糖,转化
4、糖等与之配伍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pH值7.0时极不稳定,变色降解pH值12左右最稳定专用溶媒10m1,含氢氧化钠12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u静注奥美拉唑应使用专用溶媒,禁止用其他溶剂溶解u静滴奥美拉唑应使用专用溶媒溶解,然后最好选用100ml的0.9%NaCL(如用250或500ml,由于输液容量大,滴注时间延长,可导致pH值降低,药物不稳定,容易变色)u奥美拉唑溶液应单独使用,使用的注射器及输液器应单独使用,不宜接触其他药液u奥美拉唑溶液应现用现配,配好后应在2h内用完u滴注过程应注意避光,溶液变色后,不得再继续使用配置奥美拉唑的注意点13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溶液和药物的p
5、H值能刺激静脉1、输注药物的pH值应保持在5-9范围,尽量减少对静脉内膜的破坏2、pH值8和6时静脉炎增多4、药物pH超过人体ph(7.35-7.45)时,血液将药物的pH缓冲到正常范围,输注越慢、缓冲得越好5、如果需要按常规给予酸性或碱性药物时,采用腔静脉给药,以增加血流和血液稀释,防止外周血管损伤配药中安全用药问题选择合适的溶媒14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3、光解反应的影响15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1)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等易发生光解反应,使抗菌活性下降光解结果:产生降解物,或聚合物反应速度与pH、浓度有关pH7.4降解最快,酸性最稳定,t1
6、/2=0.9h16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光照下不稳定,容易降解pH6.4以下稳定pH6.4-7.6浑浊pH7.6以上产生沉淀(2)吡啶类药物尼莫地平等中国药典要求该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有关物质检查,溶出度测定必须避光操作。17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3)硝普钠水溶液不稳定,光照下分解加速分解为水合铁氰化钾,进一步分解为有毒的氢氰酸及普鲁士蓝,0.05%硝普钠溶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光照10分钟降解13.5%,颜色变深,pH,室内光线下,半衰期4h。应即配即用,避光滴注,8h内用完18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4、药物加入顺序的影响19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
7、使用 混合顺序不同,可发生理化性配伍禁忌 如盐酸四环素、VitC各1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静滴 先加VitC,再用该输液将盐酸四环素溶解稀释后加入输液则无浑浊,反之会浑浊药物加入顺序20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磷酸盐微量元素电解质 胰岛素水溶与脂溶维生素TPN21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5、中药注射剂的配伍问题22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不溶性微粒的超标:2-10um,甚至沉淀堵针 大分子物质鞣质、多糖、植物蛋白等静脉输液中微粒过多会造成局部血管阻塞,供血不足,产生静脉炎和水肿,肉芽肿和过敏反应,热原样反应等,潜在危害大。沉淀、浑浊:pH影响溶解度聚合反应:中药注射液与
8、输液配伍后可能出现pH,澄明度的变化或不溶性微粒的超标等问题,因此也是用药安全的关键环节。中药注射剂23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 与GS/NS、NS配伍,黄芩苷含量下降、微粒增加,不宜配伍 与四环素混合立即产生浑浊,与红霉素混合2h产生浑浊,与钙剂配伍产生沉淀茵栀黄注射液24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需要现配现用的药物青霉素类 限定时间 原因青霉素 现配现用 青霉素类结构中含有内酰胺环,水溶液中内酰胺环极易裂解,使药物失活。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 现配现用阿莫西林舒巴坦钠 现配现用氨苄西林 现配现用氨苄西林钠溶液浓度愈高,稳定性愈差;稳定性还因葡萄糖、果糖和乳酸等溶剂的存在而降低。羧苄
9、西林 新鲜配制 浓度较高的羧苄西林钠溶液可形成多聚体。25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头孢类 限定时间 原因头孢替安 8h内用完,否则变色(1)头孢类药物结构中含有内酰胺环,因此易裂解。(2)此外,头孢类药物在溶剂中因pH及含量变化较大,导致结构中顺式异构体向反式异构体转化,使得颜色加深。头孢甲肟 12h内使用头孢唑肟 不超过7h头孢地秦 配置后放置不超过6h头孢匹胺 现配现用,用糖盐溶解增加稳定性头孢匹罗 现配现用头孢米诺 溶解后立即使用26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其他抗菌药物限定时间 原因替考拉宁 现配现用替考拉宁溶液的pH及含量变化较大,结构中异构体发生转化,使得溶液颜色逐渐加深
10、。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室温下4h内使用水溶液中-内酰胺环易裂解依诺沙星 现配现用 易发生光解反应,使抗菌活性下降27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限定时间 原因两性霉素B脂质体 现配现用含多烯结构,放置时胶体分散,且光照会使其含量下降。卡泊芬净 现配现用 光照使药物降解伏立康唑 现配现用28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消化系统药物 限定时间 原因奥美拉唑(原研)2h内使用(1)质子泵抑制剂,结构中含亚磺酰基,在水溶液中易水解;(2)由于输液容量大,导致pH值降低,pH降至7时,药物降解,药液变色失效。(3)光照也会使药物降解变色。奥美拉唑(奥西康)4h内使用泮托拉唑钠(泰美尼克)3
11、h泮托拉唑钠(诺森)4h埃索美拉唑 立即使用西咪替丁 现配现用 结构中含氰基,在水溶液易水解;还原型谷胱甘肽 室温下2h内使用谷胱甘肽是含有巯基的三肽类化合物,其水溶液在空气中易氧化成氧化型谷胱甘肽。奥曲肽(原研)立即使用乌司他丁 现配现用29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心血管系统药物 限定时间 原因前列地尔 2h内使用(1)剂型为脂肪乳,放置会发生电位改变、破乳,使药物失效;(2)易发生光敏反应,使药物失效;内分泌系统药物 限定时间 原因胰岛素 现配现用 是蛋白多肽,在溶液中逐渐缔合成二聚体、六聚体和多聚体,伴随溶解度下降出现沉淀;神经系统药物 限定时间 原因甲钴胺 现配现用 易发生光解反
12、应,开封后立即使用的同时,注意避光。硫辛酸 6h内稳定30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注射用中药 限定时间 原因灯盏细辛 尽快使用 注射用中药易发生聚合反应。例如:茵桅黄与GS/NS、NS配伍时,黄芩苷含量下降、微粒增加。苦碟子 配置后1h内输完茵桅黄 尽快使用参附 4h内使用31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二、案例分析32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案例分析1、例:GS100ml+青霉素类。、例:5GS250ml+乳糖酸红霉素。pH值,溶媒选择不当33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和合理使用案例分析2、例:0.9%Nacl250ml+舒血宁注射液。、例:5%GS100ml+依达拉奉注射液溶媒选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静脉 输液 正确 配置 合理 使用 培训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