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04册教案(人教版新).doc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3月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原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四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修订后的教材,更加注重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面对本册教材作简要说明。 一、教材的编排 全册教材分两大部分。每部分包括“识字学词学句”“看图学文”“课文”“复习”“口语交际”五部分。“识字学词学句”每部分4课,安排在每部分之首。接着是“看图学文”“课文”。“看图学文”每部分两课,共4课。“课文”每部分11课,共22课。每课之后有练习,每组课文之后安排复习。写字和口语交际安排在复习之后,自成系统。本册教材第一大部分全文注音。第二部分生字注音,以体现向中年级的过渡。本册教材的生字分两类,方格里的是要求学会的字,两线之间的是要求认识的字。课本后附全册要求学会生字的生字表。 插图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册教材安排有近百幅精美的插图,以加强和课文的联系,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要求 (一)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准确地拼读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能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二)学会340个生字,认识120个生字。要求学会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大部分词语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要求认识的字,做到离开注音、离开语言环境也能准确认读,不抄,不默,不考。 (三)复习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学习用部首查字典的方法。 (四)继续学习用铅笔写字。依照笔顺规则,书写要求学会的字。字要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尽量做到美观。执笔方法、写字姿势合乎要求。 (五)能借助汉语拼音,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逐步达到有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逐步提高默读能力。借助拼音阅读第四册自读课本和浅显的拼音读物。继续认识逗号、句号、叹号、问号、引号。 (六)能用学过的词语补充句子。有写话的愿望,能根据要求写自己想写的话。能在写话中使用句号、问号、叹号。 (七)学会听、说普通话。能听懂别人讲的一段话或一件事,听后能复述下来。能用普通话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愿意和别人进行口语交际,能主动说,认真听,大胆问,语句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三、教学内容与提示 (一)识字学词学句 本册教材安排8课“识字学词学句”。分为两组,每组4课,学习要求学会的字100个,要求认识的字38个,学习带有生字的词语400多个,学习句子约50个。 “识字学词学句”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看图识字学词学句。如,识字学词学句(一)第1课,安排有8幅照片,介绍祖国最有特色的风景区和名胜古迹。有山东泰山,安徽黄山,杭州西湖,黄果树瀑布,西安兵马俑,洛阳龙门石窟,四川乐山大佛等。下面是句子“我们祖国山清水秀,我们祖国历史悠久。中国人民欢迎您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一方面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图下的词语、句子识字。又如,识字学词学句(二)第1课,借助图画学习部首字,为学习部首查字典的方法打基础。 2.形声字归类识字。如,识字学词学句(一)第2课、识字学词学句(二)第3课,共安排27个要求学会的字。要学会的字都是学过的基本字带出的音相同、形相近的字。同时出现词语和句子。这种形式,易学易记。 3.在韵文中识字。如,识字学词学句(一)第3课,把常见的姓氏,编成韵文,在读、记韵文的过程中识字。如 古 月 胡,口 天 吴, 弓 长 张,立 早 章。 双 口 吕,双 木 林, 三 横 王,草 头 黄。 4.通过二十四节气识字。如,识字学词学句(二)第4课,安排了24节气的名称,有关节气的农谚,使学生了解简单的农业气象和农业知识,同时识字、学词、学句。 5.查字典识字。学习部首字以后,接着安排用常用部首来识字。如,“穴”带出窝、帘,“足”带出踩、踢,“皿”带出盆、盘等。这种形式一方面可以借助部首字学习同部首的字,另一方面为学习部首查字法进一步打基础。 6.在认识反义词、读警句中识字。如,识字学词学句(二)第4课,安排8组反义词,同时出现带有反义词的警句。 如 进退tuì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成功gōng失shī败bài失败是成功之母。 学生在识字、学习反义词的同时,记住一些名言警句,既有助于理解反义词,又能受到思想、文化的熏陶。 安排多种形式识字,目的在于编排丰富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认识能力;在识字的过程中,利用汉字、汉语的特点,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在教学中要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动脑筋主动识字,用各种方法记忆字的音形义。这部分教材中的词语和句子要多读少讲,不要在理解析句上浪费时间。教师在完成课本中的识字任务的同时,要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并给学生提供交流和展示课外识字的机会,使学生做到课内、课外两条腿走路,以便认更多的字,尽早用汉字阅读。 (二)课文 本册教材共安排26篇课文,包括4篇看图学文,4首古诗,其余18篇是散文、诗歌、故事、童话、寓言等体裁的课文。新入选的课文有小黄鸡的故事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北京亮起来了妈妈的爱校园里的画画风清澈的湖水。4首古诗除所见外,也都是新入选的。课文内容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精神。课文内容包括爱祖国、爱首都、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等,有助于扩展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培养想象力、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如,清澈的湖水是讲环保的,小黄鸡的故事是讲爱护小动物的,校园里的画是讲现代儿童生活的,画风是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和运用词和句,培养朗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识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26篇课文中共出现要求学会的字240个,要求认识的字82个。 课文中的识字教学,要根据不同的课文,生字的多少难易,采用不同的形式。可以在读讲课文前学生字,也可以放在读讲课文后学,还可以一边读讲,一边提出生字来学。可以将识字分步走,在初读课文时解决字音,结合理解课文解决字义,最后联系学过的字记忆字形,并结合写字训练进一步巩固字的音形义。指导识字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抓重点、难点,采取多样的形式巩固识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认识即可,不要拔高要求。 词句训练是课文教学的重点。在识字过程中要重视词句的理解和运用;在读讲课文的过程中,重视运用指导朗读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要重视背诵。要鼓励学生自觉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词句教学要避免以词解词,甚至抄、背词语注释。 要加强朗读训练。低年级课文教学要多读少讲。朗读训练要占用较多的时间。朗读训练要有层次。首先是读通。能用普通话读准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第二层次是读熟。用普通话读出句子的停顿,了解字词的意思,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三层次是读得熟练,读出情感。如果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基本上理解了课文内容。每次朗读都要有一定的目的,不要盲目地读。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来。 看图学文是课文的另一种形式。它借助图画表现课文的内容,体现了图和文的紧密结合。通过观察图画了解课文内容,通过语言文字认识图中所表现的事物,培养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发展思维。看图学文教学应从图入手,图文对照,充分利用图文互补的优势来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三)课后练习和复习 这册教材的课后练习与修订前的教材比较,首先是指导思想有所不同。以前的课后练习重在理解内容,所以理解课文的题目较多。新教材的练习重在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如,学了古诗咏柳,让学生观察春天的柳树,再说说柳树是什么样的。又如,称象课后练习第三题是“要是让你称象,你会用什么方法”课后练习还注意体现自主性、灵活性。如,“把你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背诵你喜欢的部分”,“抄写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把带有“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句子演一演。 第四册课本加强了写话练习。写话一般都安排在课后练习中。如,古诗咏柳课后要求学生用两三句话写出春天柳树的美。小黄鸡的故事课后提出“写几句话夸一夸梅梅。”妈妈的爱课后要求学生“说说妈妈对你的爱,再写几句话表达你对妈妈的爱。”黄山奇石课后引导学生想象“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的样子,说一说,再选一个写下来。狼和小羊课后让学生想象“狼扑向小羊,可能有几种结果写出其中的一种。” 这些写话练习,紧密结合课文内容,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用上课文中的词句,能有效地培养写话能力,同时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认识能力。 在写话练习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注意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让他们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教师不必有过多的限制。讲评学生的写话练习时,应以鼓励为主,特别要鼓励那些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对于写话中出现的错别字,要鼓励学生查字典解决。 本册教材共编排8个复习,每组课文后安排一个。复习的内容有巩固汉语拼音,复习音序查字法,学习部首查字法。较多的是词句训练,阅读短文和写字训练。 巩固汉语拼音的形式有区分声调,区分平、翘舌音,区分大小写字母的练习,还有借助拼音分辨多音字的练习。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发音特点进行训练。达到熟练拼音,读准字音,帮助说好普通话的目的。 字词句的训练,有偏旁归类,写出相同偏旁的字,有容易写错的字归类练习,有形近字、形声字比较,写词语的练习。还有比较句子、读写句子、看图写句子以及给句子加标点的练习。每个练习中有一题是专门复习要求认识的字。教学中应根据要求进行练习,切实收到应有的效果。 阅读训练,每个复习中安排一题,有读古诗、儿歌、诗歌、名言警句、故事等。目的是增加阅读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展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受到思想、文化的熏陶。教学中要求学生读通、读熟,有的还要求背诵。对复习中的阅读材料,教师千万不要讲解。学生提出问题,可以引导讨论或适当点拨。 每个复习的最后是写字训练。每次一般要求写6个左右字形结构基本相同的字。训练学生遵循写字规律,写好字。写字训练在复习中自成体系。教学时应单设写字课,要加强写字指导,要讲清每个字的特点,笔画、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再让学生描红。同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口语交际 全册共安排八次口语交际,每组课文之后一次。内容有“压岁钱怎么用”“在家里”“保护有益的动物”“应该帮助他们”“我该怎么办”“小熊真可爱”“怎样过‘六一’儿童节”“我们的成绩”等。每个口语交际都有图,提示了交际的话题,图下有启发性的问题,提示了交际的要求与方法。 安排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教学中应围绕话题,参照图上的内容和图下的提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语言交流。要启发学生大胆说,仔细听,互相提问题,讨论问题,争论问题,评论同学表达得怎样,达到在双向互动的语言交流中提高认识能力、促进语言发展的目的。口语交际不仅仅限于口语交际课上的训练,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教学等各个环节中,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本册教材的教学时间,可参照每课提供的教学时间按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识字学词学句(一) 1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和句子。 3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悠久,山河壮丽,文物古迹遍及各地,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识字学词学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八幅图,八个词语。前四幅图是我国著名的自然景区,后四幅图是著名的名胜古迹。相应出现的八个词语,既有风景区或名胜古迹的名称,也包括它们所在的地名。第二部分是一段韵文。韵文有两句话,第一句讲我国山清水秀,历史悠久,与八幅图中展现的景物相呼应,也是对八个词语的概括;第二句讲中国人民热情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这段韵文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第三部分是生字和课后练习。 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词,了解我国八处风景区、名胜古迹及其所在地。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本课的教学挂图或录像、投影片;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朗读录音带。 请学生收集与本课有关的我国名胜古迹、优美风景区资料。(可以是学生或亲戚朋友自己去观光时拍的照片,也可以是从书报上收集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生字的字音,让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学字词,熟悉本课内容。然后,让学生介绍课文中的八处风景、名胜,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兵”、“龙”、“迎”是后鼻音。“龙”字的声母是“l”,不要读成“n”。 “州”、“史”是翘舌音。 生字的字形,要启发学生根据字形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分析记忆。比如“历、史、悠、贵”,可以用熟字加部件或一部分的方法记忆。“州、龙、久、兵”,可以用学过的笔画来分析记忆字形。 2写字教学 可以把这课的生字按照字形结构分类,在观察字形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写好这些字应注意的地方。如 泰下边不是“水”字。 贵中间的“横”要写得长点儿,上下要写得紧凑些。 悠上半部分不要写宽,中间的“一小竖”不要漏写。 久最后一笔“捺”起笔不出头,否则就成了“折文儿”。 迎里边左半部分的“竖提”不要加“点”。 佛右边的笔顺是。 兵笔顺是。 (三)词句教学 本课的八个词语,通过看图就能了解它们的意思,再结合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可以更加丰富对这些风景、名胜的了解。短文中“悠久”和“来自”两个词语,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可以作适当讲解。“悠久”是“很久”的意思。“来自”是从哪里来的意思。要让学生仔细体会这两句话的意思,了解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有许许多多的古迹,还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在世界上都很有名。因此,世界各国的朋友都愿意来我国旅游、观光。我们热情地欢迎各国的朋友。 要学习的词语,除了图下列出的8个词语外,还要重点学习山清水秀、历史悠久、欢迎、来自、世界各地。 (四)朗读指导 先读词语再读韵文。读词语时,在地名和景点名之间稍有停顿,如“贵州/黄果树瀑布”。 读韵文时,首先要读准字音。要求学生不要把词读破,要注意句子的自然停顿。指导学生用自豪的语气朗读句子,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五)练习提示 第二题“写一写”,目的是巩固字音记忆字形,把字写好。教师要示范难写的字,再让学生自己完成,集体订正。 第三题是扩展练习,要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知道的名胜古迹或优美的风景区。这道题也可以在学课文时结合进行。 (六)扩展活动 开展“争当最佳导游员”活动。可以分成(或自由组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轮流担任导游,领着本组其他成员游览祖国的名胜古迹。在游览过程中,游客可以提出问题由导游解答,最后评出最佳导游员。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名胜古迹吗请给大家介绍一下。 今天,我们一起来游览几处风景区和名胜古迹。 (二)看图,了解这些风景区和名胜古迹的名称。 (三)借助拼音自由读词语、韵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好词语,读通韵文。画出本课生字,多读几遍。 (四)用生字词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学生的自读效果,及时纠正容易读错的字。 (五)做“找朋友”游戏,把词语卡片和相应的图片放在一起,并请学生介绍收集到的有关这几个地方的情况,教师可适当补充。 根据介绍,板书祖国 借助图片和资料的介绍,理解“悠久”、“来自”的意思。 (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韵文,表达热爱祖国的情感。 (七)指导写字,读写词语。 五、参考资料 山东泰山在山东省中部,拔地而起,多悬崖峭壁、奇峰异石。登上海拔1524米的主峰,向西可俯瞰黄河,向东可远眺大海,周围群山俯伏低下。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句。几千年来,泰山一直被看作是“五岳之长”,最突出的特色是山势雄伟,景色壮丽。泰山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几千年来,许多朝代的帝王来泰山祭天拜山,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到泰山旅游,给泰山留下了很多神奇的传说,动听的故事,美妙的诗文、碑刻。所以,人们称泰山是“露天的文化、艺术博物馆”。泰山是我国名山中文化遗产最丰富的一座。 安徽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由花岗岩构成,风景秀丽。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主峰为光明顶,最高点叫莲花峰,海拔1873米。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名。有玉屏楼、西海门、始信峰、天都峰等景点。所以有“天下名景集黄山”、“天下第一名山”的美誉。为我国著名的休养、游览胜地。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湖周约15公里,面积约为52平方公里。环湖有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湖中以孤山、白堤、苏堤分隔为外西湖、里西湖、后西湖、小南湖及岳湖。湖光山色、景色绮丽。“三潭印月”、“苏堤春晓”、“平湖秋月”、“双峰插云”、“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曲院风荷”、“断桥残雪”、“南屏晚钟”、“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解放后重修一新,并建有疗养所,为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 贵州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西南15公里处。瀑布宽80多米,从70多米高的悬崖上直泻犀牛潭中,水花飞溅,气势磅礴,是我国最大瀑布之一。 西安兵马俑在陕西省临潼县境内。是1974年从秦始皇陵园附近发掘出来的珍贵历史文物群。3个葬坑里总计有步兵、车兵、骑兵等陶俑7000多件,战马100多匹,战车百余辆。它们按照一定的队形,组成一个庞大威武的军阵。人俑体形与真人大小相同,均在一米七八左右。西安兵马俑历史悠久,规模巨大,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洛阳龙门石窟是我国著名的石窟。分布在河南洛阳市城南龙门山和香山上。开凿于北魏。现存石窟1352个,龛785个,造像97000余尊,题记3680种。雕刻刀法圆熟精致,佛像表情生动。新中国成立后设立了龙门保管所,进行修整和保管。 四川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东南岷江、青衣江、大渡河这三江汇合处的凌云山崖壁上。乐山大佛有71米高,耳朵就有7米长,和二层楼的高度相当,壮观雄伟,迎江而坐。仔细观察,那长长的秀眉,细细的慧眼,直直的鼻梁,甚至头上那一个个圆桌般大小的螺髻显得格外可爱。这尊大佛的来历,据说,一千二百多年前的盛唐时期,凌云山上凌云寺中,有一位老和尚,法名海通,亲眼看见一起起江中惨祸,十分难过,为镇住水怪,雕凿大佛,故得名“乐山凌云大佛”。为预防自然界的破坏,海通和尚和工匠们在大佛的两耳和头颈后面,精心设计开挖了纵横交错的排水沟。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佛像。 南京中山陵位于南京紫金山南坡。是孙中山的陵墓。1926年奠基,1929年建成。陵园由广场、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等组成,布局严整,规模宏大,建筑造型运用了我国传统建筑的手法。 2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3初步了解汉字的形声构字规律。 二、教材说明 这课识字学词学句,是以笔画简单的熟字加偏旁组成生字的形式识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八组字词句,每组生字后边编有词语和句子。句子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有助于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学句。第二部分是生字和课后练习。 学习生字词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制作能换偏旁的活动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先认读“分、永、东、列、交、斗、朵、丁”等熟字,再借助拼音认读由熟字加偏旁组成的生字和词语。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生字时,要注意“份、冻、较、抖、订”等字的声调的变化。要读准后鼻音的字,如“泳、冻、丛、钉、订”,注意“钉子”这个词中的第二个字读轻声。“钉”是多音字。最后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句子,认读3个要求认识的生字。 分析字形时,要引导学生比较熟字与生字的不同,结合字音、字义,使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 2写字教学。 写字教学要重点指导不容易写好的字。如 裂上下要写得紧凑些,“列”略收缩,“衣”字的“横”不要写得太长,撇捺应写得舒展些。 躲左窄右宽,“朵”的上半部分不要写成“几”或“九”。 (三)词句教学 本课的词句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教师可采取让学生先自读,再质疑的方式进行词句教学。如果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教师再作适当的提示讲解。 要会读会写下列词语 一份游泳冷冻裂开比较花杆发抖 躲开草丛钉子订报一条蛇 可以让学生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四)朗读指导 指导学生先读字,再读词,最后读句子。词语、句子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五)练习提示 1第二题是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教师要示范指导难写的字,再要求学生描红、临写,说说是怎样记住本课生字的。 2第三题让学生先比较每组字的异同,发现规律,再鼓励学生多组词语,选一个词语写在括号里。 (六)扩展活动 猜字游戏出示学生未见过的形声字(形旁是学过的字),让学生猜猜它的读音和意思。如蹬、栏、睁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复习。 复习学过的偏旁亻、氵、冫、扌、钅、讠、虫、身、木,认真读学过的生字分、衣、车、永、东、列、交、干、斗、朵、它、从、丁。 (二)自学。 1自学生字,比比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本课的生字。 2观察每组横线两边的字,想想这两个字在音、形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字音是否读准确,进行正音。 2说说每组熟字与生字的异同点。 (四)学习生字、词语和句子。(一组一组地进行) 1以学生自己识记生字为主,进行识字教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2读词语和句子,了解意思。 3指导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五)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不容易写好的字,注意提示笔画的变化。如“裂”、“躲”、“较”等。 (六)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第三题,读写词语。 3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背诵短文。 二、教材说明 这课识字学词学句,是以短文的形式编排的。要求学会的生字中,绝大多数是作姓氏的字。它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段短文。短文由四句话组成,按照汉字的特点介绍了几个姓氏,最后,用“”表示中国的姓氏有许多。第二部分是一幅插图,一个小朋友正在给一位老爷爷背百家姓。这幅图可用在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用在指导背诵课文前,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三部分是本课的生字和课后练习。 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背诵短文。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能拆分、组合的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投影仪、抽拉投影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让学生自读短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指导学生观察本课生字的组字规律。比如“胡、吴、章、吕、横、姓、孙”,这些字都是由两个字合在一起组成的。应引导学生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识记。 可以通过比一比看谁认得快、记得牢的方式,鼓励学生用学过的识记字形的方法记忆生字。如“弓、良、钱、官”可借助熟字“张、粮、浅、宫”对比记忆。 2写字教学。 本课生字多数是由两个熟字组成,有的是熟字的形近字,学生书写起来没有多大困难。要注意字的结构,要有重点地指导,提示部件的写法、占格的位置,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容易写错的笔画和笔顺。如 胡“月”字的“撇”略长,超过“古”字。 章上小下大,“立”字的第二“横”要写得长一些,“早”不要写得太长。 吕两个“口”字要写得稍扁,第二个“口”要比第一个“口”写得稍宽点。 横右半部分中间是“由”,不是“田”,最后一笔是“点”。 官下边的笔顺是。 钱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赵半包围结构,注意“走”的最后一画“捺”要拖长些,托住里边的“ㄨ”。 (三)词句教学 本课的短文浅显易懂,学生读一读,便可理解其意。教学时不必讲解词句。 姓氏姓什么。 (四)朗读指导 本课是以韵文的形式编排的,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学时,可采取自读、引读、比读、分组读等多种方式指导朗读。以填空的形式练习背诵。结合书中插图,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 (五)练习提示 第一题可在教学中完成。第二题“写一写”,安排写字教学环节完成。 第三题是扩展练习,先说出本班同学都姓什么,然后再把会写的写下来。 (六)扩展活动 分组进行比赛,看哪组同学对中国姓氏知道的多。多者为胜。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百家姓吗你都知道哪些姓说给大家听一听。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几个姓氏。 (二)自学生字。 1自读短文,画出要求学会的生字和要求认识的生字。 2借助拼音自学生字的读音。 3同学互读互听,进行正音练习。 (三)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用开火车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 (四)启发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如有的用会意字的特点记字形,有的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记字形,有的用熟字去偏旁或加偏旁的方法记字形等。 (五)再次读短文,提出不懂的词语。可先让学生相互答疑,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作讲解。 在反复朗读短文的基础上,练习背诵短文。相机看插图,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六)指导书写生字。指导写字要抓重点,注意“胡、章、吕、横、官”等字的结构和笔顺,在学生动笔之前,要提示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再临写。 (七)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姓氏,把会写的写下来,看谁写得多。 五、参考资料 诸葛、欧阳、上官、公良都是复姓。 4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2个生字。 2学习本课出现的新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和句子。 二、教材说明 本课识字学词学句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名称(即24个词语)。第二部分是四句谚语,讲了二十四节气与人们生产劳动的密切关系及生产经验。第三部分是本课生字和课后练习。 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词,了解二十四节气。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准备“春、夏、秋、冬”四季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请学生翻阅日历或向别人询问,了解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让学生自读词语和句子,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重点指导以下字的读音 “管、勤”是前鼻音。 “懂、争、丰”是后鼻音。 “撒”是平舌音。“至”是翘舌音。 本课生字的字义不难理解,识字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字形上。要注意指导以下几个字 “懂”右上边是“草字头”,右下边是“重”字。 “撒、管”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字形。 “谷、至、丰”三个字,可借助熟字“容、到、峰”去掉偏旁或部件来记忆字形。 “争”可用学过的偏旁和笔画来分析记忆字形。 2写字教学。 写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有些生字的偏旁、笔顺和容易写错的笔画或部件,可以通过活动教具演示或电脑制作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重点指导以下生字的书写 “懂”左窄右宽,左右高度一致,右边“重”字与“草字头”要写得紧凑些,第二笔“横”写在横中线上。 “撒”中间的“”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横折钩”写在横与竖的中线上,左右要写紧凑些。 “管”中间的“宝盖头”写在横中线上,稍宽点儿,上下要写紧凑。 “勤”左宽右窄,右边低于左边,左边的笔顺是,不要少写一横。 “至”下边是“土”字,不要把最后一笔写成“提”。 “谷”第二笔是“点”不要写成“捺”,中间的“人”字稍宽些,包住下面“口”字。 “争”第四笔“横”要写得稍长,右边出头。 (三)词句教学 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多读,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确,在熟读过程中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词语,要强调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四季”图片,了解二十四节气。 除了大致了解表示节气的词语外,还要了解“宜早、人勤、瑞雪、兆、丰年”的意思。 “春争日、夏争时,庄稼宜早不宜迟。”这句话意思是抓住春天播种的时间,不要晚了,这样才有利于庄稼的生长。“迟”是“晚”的意思。“宜”是“应该、应当”的意思。 “种田七成管,人勤地不懒”的意思是,种庄稼要注意田间管理(拔苗、锄草、浇水、施肥等),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地里的庄稼长势才好,才能多打粮食。 “瑞雪兆丰年”这句话的意思如果在冬末春初时下一场大雪,预示明年(或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瑞雪”,指对农业生产很有好处的雪。 (四)朗读指导 要指导学生把句子读通顺,读出适当的语气,读出谚语表达的意思。如“瑞雪兆丰年”这句话要读出赞赏的语气。 (五)练习提示 课后练习第二题“写一写”目的是巩固字音字形,指导写字。要求学生先认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再动笔描写、临写。一定要严格要求,把字写好。 第三题是课外活动,可在语文活动课上交流。 (六)扩展活动 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画出这个季节的景物,说说这个季节中的六个节气,及人们所从事的生产劳动。同桌交流(或小组交流),增加有关节气与农时的知识。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谁能按顺序说出一年有哪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古代劳动人民把每个季节分为六个节气,这样,全年就有了24个节气。每个节气的名称叫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二)自学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词语和句子,边读边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3出示字、词卡片,检查读音。 4再读课文,标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质疑问难。 5师生共同讨论释疑。 6采取多种形式练习朗读,熟读二十四节气的词语,背诵4句农谚。 (三)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懂、撒、争、管、勤”几个字。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同桌互查,集体订正。 (四)课后第三题布置课后查查今年二十四节气各在哪一天。 复习一 一、教材说明 本次复习包括六项内容。一是给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巩固所学生字;二是读拼音,写词语;三是读词语,复习要求认识的字;四是读儿歌;五是读一读、背一背节气歌;最后安排了写字练习。 二、教学建议 1第一题,给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每个字后面有两个音节,这两个音节相同,声调不同。可先让学生读汉字,再读音节,然后在正确的读音上面画“√”。通过练习,牢固掌握所学生字的正确读音。 答案份fèn游yóu较jiào 迎yíng 悠 yōu 订dìng 2第二题,读拼音,写词语。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己拼读词语,然后写出汉字,最后订正。 答案贵州比较草丛山清水秀 泰山游泳欢迎历史悠久 3第三题,读一读。这项练习的目的是复习巩固要求认识的字,并积累词语,可让学生小声练习读,指名读,要采取多种方式做到人人读正确。 4第四题,“读一读”。读的内容是一首儿歌,这首儿歌采取拟人的手法描述了早晨大自然的景象。儿歌语言生动形象,具有浓厚的儿童情趣,非常适合朗读。所以,做这道题主要是指导学生读,先在读中体会每句儿歌的意思,再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思想感情。 5第五题,“读一读,背一背”。这首节气歌写出了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全文注了音,可以先让学生自己练读,要求读正确、流利。并且弄懂每句话讲的是哪个季节的哪些节气。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练习读,最后达到熟练背诵,同桌互相检查读背情况。 6写字训练。 这项训练主要是练习写笔画简单的字,要求学生掌握“弓、兵、龙、久、史、谷”六个字的书写特点。要在田字格中按照字的笔顺规则书写,特别要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田字格里的范字,通过观察、示范使学生把每个字写端正,写美观。 弓第三笔的“竖折折钩”要写在横中线上,比第一笔“横折”稍宽。整个字不要写得太宽,也不要太长。 兵第三笔“横”要从第二笔“竖”的中间起笔,第五笔“横”要写得长一些,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龙第三笔“竖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稍宽一些,第四笔“撇”从横中线下起笔。最后一笔“点”要写在“横”的右上方。 久第一笔“撇”写在左上半格,第二笔“横撇”从横与竖的中线的交点穿过。最后一笔“捺”从交点处起笔,写得稍长些。 史“口”字写得稍扁点儿,占上半格位置,第三笔“横”靠近横中线,第四笔“撇”从竖中线起笔,过横中线后向左下半格撇去,最后一笔“捺”从左半格横中线起笔,拖长些,稍宽于“口”字。 谷中间“人”字的“撇、捺”,从上半格的竖中线起笔,写得稍宽些,包住下边的“口”字。 7课时安排教学本次复习可用3课时,其中写字练习用1课时。 压岁钱怎么用(口 语 交 际) 一、教学要求 1让学生知道压岁钱怎么用才有意义,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懂得孝敬老人,关心他人。 2能正确地进行口语表达和评议,把话说清楚,让人听明白。 二、教材说明 这次口语交际有一幅图三个画面。描绘的是三个小朋友用自己的压岁钱做了什么。 第一个画面是一个小朋友用压岁钱给爷爷、奶奶买了节日礼物,祝爷爷、奶奶健康长寿;第二个画面是一个小朋友用压岁钱买了学习用品;第三个画面是一个小朋友把压岁钱用信封装好,想寄给“希望工程”,救助边远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 图下有两项提示第一项说说你想用压岁钱做什么;第二项评一评谁的压岁钱用得有意义,谁说得清楚、明白。 认真听别人讲话,把话说得清楚、明白,是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 (一)谈话导入。你得没得到过压岁钱谁给的,怎么用的 (二)引导学生看图,读题目,让学生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想想压岁钱应该怎么用。 (三)想象前两个画面人物之间的对话,小组交流、评议。 (四)观察第三个画面。想象图上的小朋友想用压岁钱做什么交流、评议。 (五)各自说一说想用压岁钱做什么鼓励学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学生拓宽思路。 (六)评议谁的压岁钱用得有意义。谁说得清楚、明白,给予表扬、鼓励。 课文 1所见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二、教材说明 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一句,写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牧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骑黄牛”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的神态。“歌声”则表达了牧童愉快的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一句,写牧童行走间,忽然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了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盯住鸣蝉。“意欲捕鸣蝉”不是写诗人所见,而是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忽然闭口立”是写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这句诗抓住牧童刹那间心理发展和动作变化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插图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特别要注意“所”字,声母是平舌音s,不是翘舌音sh。“捕”字读bǔ,不读pǔ。每个生字都可以采取部件分析